生活資訊
訓練挫折忍耐度的八個方法(上) |
採訪/曾愛
專家/資深幼教老師:劉美玲 南郭國小低年級老師:蘇明君 ※一、疊疊樂積木 *做 法: 1.準備一盒疊疊樂積木,告訴孩子遊戲的方式。 2.合作將積木疊起來(剛開始可以疊低一點),依孩子的能力增加難度。 3.輪流擲骰子,抽掉積木。 4.積木抽倒後,就結束這局遊戲,再來一次。 ●重 點: 在抽積木的過程中,家長提醒孩子觀察較安全的抽法以及評估各個角度的安全性,讓孩子了解做決定前先看清楚當下的情況,再下手不遲;積木倒掉之後,討論為什麼會倒,是已經沒有安全的積木、手碰到、判斷錯誤,讓孩子知道遇上挫折時,有很多的可能性,重要的是,記住錯誤,重新修正做法,再挑戰一次。 *技 巧: 思考前因後果、記取失敗經驗。 ※二、把球拍上去 ◎做 法: 1.準備兩、三顆吹好的汽球。 2.家長和孩子一起來玩拍球遊戲。 3.球掉下來之前,必須出力再拍一下,才能使球一直不掉下來。 4.看誰可以撐得最久。 ●重 點: 拍球可以訓練孩子手、眼及肢體的協調能力,讓孩子從遊戲中學會控制力量及快速移動。在拍打的過程中,孩子也能得到情緒的發洩,更重要的是,為了不讓球掉下來,孩子能學會一而再、再而三,堅持下去的耐心。 *技 巧: 良性的情緒發洩、培養挫折忍耐力。 ※三、一起來溜溜球 ◎做 法: 1.準備一塊板子,將它固定成斜坡。再準備幾個小球及可以接住小球的筒子或盒子。 2.家長與孩子輪流,一個負責將球從上方滾下來,另一個就要負責在下方以筒子或盒子把 球接起來。 3.家長可以改變斜度及使用不同材質的球,例如乒乓球、網球、球團球等,讓滾球速度不 一樣。 4.看誰可以接到最多的球。 ●重 點: 這個遊戲非常重視合作的精神,兩個人必須多玩幾次才有很好的協調默契,成功接到滾下來的球。孩子可以學會如何互助、與他人溝通、手眼協調能力等,未來當孩子遇上問題時,能了解很多事情都必須合作才能完成,可磨練他的應變能力。 *技 巧: 相互合作、應變反應。 ※四、雙面人 ◎做 法: 1.準備一個紙杯,將一面畫成開心的笑臉,另一面畫成悲傷的哭臉。 2.家長及孩子輪流翻轉紙杯,當笑臉出現在面前時,就要分享一件令你快樂的事,例如去 吃冰淇淋、去買玩具、媽媽陪我玩遊戲。 3.當哭臉出現時,就要說一件令人難過或生氣的事情,例如妹妹弄壞我的玩具、今天下雨 不能出去、和小朋友吵架。 4.除了孩子表達情緒之外,家長也能對孩子說大人的心情。 ●重 點: 這是訓練情緒表達的好方法,可以讓孩子了解每個人都有好與不好的心情、成功與失敗的事情,特別是把不好的感覺、失敗的事情說出來,情緒能得到紓解,未來孩子面對困難時,就有勇氣說出來,如果家長此時扮演我支持你、我理解你的角色,相信孩子能得到十足的安全感與信心。 *技 巧: 把喜怒哀樂說出口、體諒別人。 ~聰明寶寶雜誌 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~ |